第74章 有脑就行-《从小镇做题家到首席科学家》
            
            
            
                
    第(2/3)页
    而且名气仅仅限于国内。
    更何况,普通人对于数学更不会关注,民科也只会喷这种竞赛毫无意义。
    培养不出解决哥德巴赫猜想的人才。
    只是一群会做题的做题学生而已。
    某些硕士研究生发了顶级期刊都没被竖立典型,
    某个初三女生解决了某项世界级猜想都没能被竖立成为模板何况周易。
    强行竖立成为典型,更多的可能成为笑话。
    德不配位。
    接下来,周易与缪来单独合影,然后还未走的参赛获奖选手也是纷纷开始合影。
    能够从无数人之中脱颖而出并且拿奖,已经是傲视同辈了,
    如果这批人未来不放弃数学,从事数学行业,必然是有所成就。
    至于周易,那是妖孽。
    就在这会,不少学校的教授朝着周易走来,
    纷纷说道:
    “周易,读研来我们上京大学,我们上京大学的数学地位,这点毋庸置疑。”
    “我们华科院也不错,来我们华科院。”
    “周易,震旦大学是你最好的选择。”
    “周易,别听他们的,来我们水木大学读研,未来还有机会拜入丘先生的门下。我们水木还有一位菲尔兹奖得主呢。”
    诸多教授你一言我一语,纷纷拉拢道。
    显然这么颗苗子,渝大肯定是容不下的。
    第四轮学科评估,渝大好像连一门A都没有,甚至因为这样,还导致学校校长被换了。
    周易笑着说道:
    “多谢诸位教授的好意,我现在才大二,等后面在考虑。”
    周易微笑着拒绝,生怕留下个不知好歹的名声。
    要在华夏科研圈混,还真得有点人脉才行。
    一一婉拒之后,周易等人回到酒店收拾好了东西,就踏上了晚上回渝州的航班。
    一路上,缪来脸上的笑容都没停过。
    一旁的学长唐孟华也是运气好,拿了一个国家三等奖。
    “今年属实是太卷了,以往40分都能拿国家级二等奖了。今年才三等奖,可恶。”
    飞机上,唐孟华吐槽道。
    一旁的院长好像想起了什么说道:
    “孟华,你成绩不错,绩点高,该有的奖项都有,国赛、美赛与数学竞赛都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就是差了SCI论文,所以我建议你毕业论文最好好好选个题材,不要为了毕业而毕业,毕竟你已经保研去了震旦大学,有篇好的毕业论文,或许会好一点。”
    缪来对于周易的未来不担心,但是对于这个大四的学生有些担心,看上去唐孟华简历华丽,但是去了卧虎藏龙的震旦大学,可能就显得平平无奇了。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