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一进书房,隔绝了外面的视线,顾楠再也忍不住急声道:“师父!我们……” “愚蠢!”白起猛地回头,目光如电,第一次对她露出如此严厉的神情,“长平的教训你还没吃够吗?!没有权力的善良,是催命符咒!没有意义的冲动,是取死之道!” “政治!是要你学会在规则里活下去、赢下去,而不是让你像个匹夫一样去送死!” 顾楠被喝得愣在原地,嘴唇翕动却发不出声音。 白起的神色渐渐缓和,透出一种深沉的疲惫,他走到墙边取下那柄伴随他一生的青铜剑,轻声道:“罢了……陪为师最后练一次剑吧。” 刘伊妃出现在镜头中的特写层次分明: 她的眼眶瞬间红了,泪水在眼中充盈、打转,却倔强地不肯落下。 脸上交织着巨大的悲痛、不甘、以及对老师最后请求的顺从,旋即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颤抖的呼吸,默默地也拔出了自己的剑。 书房空间有限,两人并无大开大合的动作,只是最基础的招式往来。 剑锋破空之声低沉,步伐移动间带着一种近乎仪式感的沉重,白起的动作依旧精准,却明显放慢了速度,仿佛在最后一次引导、感受。 突然,在一次看似寻常的格挡后,白起的手腕极其微妙地一滞,仿佛气力不济,门户洞开。 老军神突然身形急如闪电,顾楠的剑尖也本能地向前递出—— “噗嗤!” 一声轻微的利刃入肉之声响起。 顾楠的剑,竟直接刺入了师父的胸膛! 小刘的表演在此刻达到巅峰,她整个人如遭雷击,瞬间僵直,眼睛悲愤到了极致,充满无法置信的惊骇与茫然。 握着剑柄的手剧烈颤抖,仿佛那不是剑,而是一块烧红的烙铁,她想松开,却又被冻住。 弹幕瞬间爆炸: “我艹!!!白起是故意的!!!” “小刘的表情绝了!从震惊到崩溃一秒切换!” “泪崩了!白起是用这种方式教会顾楠最后一课:政治的残酷和抉择的重量!” “李雪建老师那个眼神,看哭了,是解脱也是期许……” 白起的身体晃了晃,脸上却露出了一丝解脱般的、甚至带着些许狡黠的微笑,仿佛在说:“看,这就是政治,有时候,你不得不……” 他低声道:“扶我……躺下。” “师父!”顾楠如梦初醒般地丢开剑,踉跄着上前扶住缓缓倒下的老军神,泪水终于决堤。 白起躺在冰冷的地上,气息微弱,却字字清晰地对顾楠交代最后的遗言,每一个字都如同烙印: “你有宿慧,便要有宿命……拿着这份功劳,在大秦站稳脚跟……朝中已无大将,你得我衣钵,大王……会看重你的……” “待会你就带着我的首级去见他,要像尊敬我一样尊敬他……” “以后看见范雎的车要让他先走,即便再心怀怨怼,也要面上含笑。永远记住长平的教训……不要做无意义的冲动,不要有无意义的善良,徒自伤矣……” 李雪建饰演的白起,在这一段依旧封神的长镜头中看哭了无数观众: “我这一生杀伐无数,长平四十万都应当算在我头上……但我是想以戈止戈,让大秦早一些横扫六合,结束乱世。” “顾楠……替我去看看那万世太平吧……” 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握住女徒弟的手,老军神脸上露着死之前最后的舐犊之情: “照顾好你师娘,她早已知晓今日之事,还有老管家、小绿……”他顿了顿,目光似乎瞥向门外,带着一丝长辈的了然: “还有画仙,你啊……” 李雪建饰演的白起躺在冰冷的地面上,气息微弱、目光涣散地望向虚空。 那目光仿佛穿透了书房的屋顶,穿越了咸阳的宫阙,投向了遥远而熟悉的故土,投向了波澜壮阔又血迹斑斑的一生。 他喃喃低语,破碎的意象如同走马灯般在眼前流转,带着无尽的苍凉与悲怆: 故乡郿县那浑浊而温热的渭水,在落日下泛着粼粼金光,如同他再也回不去的少年时光; 秦国关中平原上无边无际的、沉甸甸的麦浪,那是支撑他无数次远征的粮仓; 伊阙之战时漫山遍野的韩魏联军旌旗,在风中猎猎作响,最终在他的剑锋所指下,化为尸山血海; 鄢郢城头那熊熊燃烧的楚国火焰,映红了半个天空,也焚毁了一个古老王室的尊严与骄傲。 就在观众们的泪崩中,李雪建饰演的白起贡献了本剧中堪称封神的杀青表演—— 一生中的景象次第掠过,最终凝聚成了一声几乎听不见的叹息,混杂着血沫从他的唇边溢出: “吾此生无愧大秦……惟负苍生……” 他躺倒在冰冷地面的面容突兀地潮红起来,伴随着老军神回光返照般的最后一声壮啸: “白起!” “死矣!” …… 一阵骤然响起的悲壮无匹的背景音下,屏幕哒哒哒地显现一段正史描述的中英文字幕: 公元前257年,秦昭襄王五十年,冬,赐起死于咸阳城外杜邮亭。 《史记·白起王翦列传》载其卒时,“秦人怜之,乡邑皆祭祀”。 一代战神,未死于沙场,而殒于庙堂倾轧,他的悲剧结局为战国时代写下了最苍凉的注脚。 门外的甲士们听到动静蜂拥而入,特写镜头给到刘伊妃饰演的顾楠。 如果说刚刚是给李雪建的一段封神长镜头,从现在起就是小刘的表演时间了。 那双眼睛在巨大的悲痛冲刷后,某种东西正在碎裂、重组,一种冰冷的、坚硬的意志正在迅速取代之前的迷茫与天真。 她猛地闭上眼,再睁开时只剩令人心悸的寒光与决绝,旋即捡起地上那柄沾满白起鲜血的青铜剑,毫不犹豫地挥剑! 旋即又脱下外袍,极其郑重地将白起的头颅包裹好,捧在手中。 托着首级的战国第一女剑客猛地回头看向秦军的虎贲们,众人被她的威势所慑,皆哗然后撤,甲兵抨击作响! 那是一张怎样的脸啊! 汗水、泪水与喷溅上的鲜血混杂在一起,在她苍白如纸的面容上纵横交错,勾勒出惊心动魄的痕迹。 那血尚带温热,顺着她挺直秀拔的驼峰鼻的一侧缓缓滑下,宛如一道凄艳的泪痕,最终悬于鼻尖,欲滴未滴。 她的发丝被汗与血黏在额角,几缕沾湿的黑发更衬得她面色一种近乎透明的惨白。 最慑人的是那双眼睛,片刻之前还满是惊骇、崩溃与无法置信的剧痛,此刻只剩决然。 女演员得天独厚的驼峰鼻在此刻如同刀削斧劈,赋予她侧脸一种锐利如鹰隼般的轮廓,在摇曳的火光下投下坚毅的阴影,仿佛戴上了一副由痛苦锻造而成的青铜面具。 镜头推进,观众们看着她一步步向书房外走去。 包裹还在渗血,温热粘稠的液体浸透了粗布,触感灼烫着她的掌心,也灼烫着她的灵魂。 门前火把猎猎作响,甲士环伺,刀剑出鞘,寒光凛冽。 只是眼前的景象也太过诡异骇人: 一个满身血污的年轻女子,面容冰冷如雕像,眼神锐利如实质,手中捧着一个仍在滴血的包裹。 她每一步踏出,都带着一种源自地狱深处的沉寂与威压。 她前进,精锐的秦军甲士便被她的气势所慑后退,原本严密的包围圈,竟被硬生生地凿开了一个缺口。 女剑客顾楠就这般捧着恩师的头颅,走过庭院,走过惊慌失措的仆从,走过满面泪痕、几近昏厥的师娘魏兰身边,走到了院中。 最后,她站在了这片凝视了华夏五千年风云、却亘古未变的夜空之下。 所有甲士、使者,都被这诡异而强大的气场震慑,竟无一人敢上前阻拦或呵斥。 刘伊妃饰演的顾楠环视四周,目光扫过每一张惊惧或茫然的脸。 她将手中滴血的首级高高举起,运足气息,声音清晰地传遍整个府邸,带着一种斩断过去、不容置疑的冷酷与坚定: “武安君白起,抗命不遵,阴蓄怨望,欲挟私愤而谋逆!” “今……已伏诛!” 她的目光如冷电般射向为首的使者与一众甲士,厉声道: “尔等可验明正身,复命大王!” 此言一出,万籁俱寂,唯有火把燃烧的噼啪声,和那包裹血迹滴落在地面的、沉重的“嗒…嗒…”声。 顾楠站在庭院中央,身影在火光中拉得修长如鬼魅,也异常孤独。 这一刻,她完成了从穿越者、学徒到乱世生存者的最残酷蜕变。 坂本龙一为《太平书》第一季量身打造的钢琴曲《苍茫》的主旋律,如同浸透了战国夜色的寒露,悄然响起。 琴音清冷、孤寂,带着一种穿越千年的沉思感,缓缓流淌。 镜头从火光摇曳、甲士林立的武安君府庭院缓缓拉升,穿越咸阳城的屋檐,最终定格在浩瀚无垠的星空之下。 画面色调转为冷蓝,喧嚣远去,只剩下无边的寂静与深邃。 像前两集一样的,刘伊妃饰演的顾楠的内心独白响起,预告着这一集的结束。 她的声音不再是少女的清亮,而是带着经历巨变后的沙哑与沉静,仿佛在与历史本身对话: “史书随意翻过的一页,那寥寥数行的轻描淡写……” 镜头掠过竹简上冰冷的篆字:秦昭襄王五十年,冬,赐武安君白起死。 “或许,就是一个人波澜壮阔的一生。” 画面闪回李雪建饰演的白起一生的碎片:少年从军、伊阙大捷、鄢郢烈火、长平硝烟,最终归于书房内冰冷的遗体。 琴声微微起伏,带着难以言喻的哀戚。 “我在这片苍茫大地的第一个亲人,死了。” “不知道,会不会是……最后一个。” 镜头缓缓推向她紧握的、沾满鲜血的双手,以及怀中那颗再也无法给予她指引的头颅。 钢琴声在此处形成一个悠长的留白,仿佛一声叹息,融入战国末年的苍茫夜色。 《太平书·苍茫》,第三集终。 —— PS.这一集写完停一停《太平书》,推进其他剧情,不然要变成在华娱里写历史了,也不是不行,但是…… 要加钱! 开玩笑的读者老爷们,《太平书》详写了三集,展示了这部剧的大概模式和质量,引出了终极的“天下太平”的主线,后面就会略写。 只会在一个朝代有很高潮的剧情时候拿出来写一下,譬如顾楠和诸葛亮“五丈原问天”。 还有其他适合刘亦菲的形象出现的场景、会很有感觉的历史事件,请在此处留言。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