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页 顶级。 “路生,要么你跟兵兵走吧?” 张漫玉看的出兵兵看路老板的眼神,愿意成人之美。 说实话,要不是剧组需要自己这个刚刚拿到戛纳影后的大咖来涨涨声势,她连红毯都懒得走。 这位才是真的人淡如菊。 “漫玉姐,一起吧。” 张漫玉也不墨迹:“好啊。” 她身着白色露肩长裙,肤色柔美,大气温婉地展示着和年龄不符的东方性感。 兵兵毕竟年轻十多岁,在红毯上光彩更胜一筹。 乌发简单地盘起,几缕碎发自然垂落,礼服上的金色刺绣在光线下熠熠生辉,高跟鞋像是鼓点在红毯上敲击。 像极了一个晨起的慵懒女王。 这一身是迪奥2004年的秋冬高定,加利亚诺大红色和宽肩的礼服设计被兵兵完美地诠释。 顶级衣架,顶级炮架。 中外记者们的相机咔嚓个不停,问界视频全程直播,人数已经暴涨到了200多万,但比金球奖的人气还要差得多。 相对而言,现阶段的欧洲三大和金球奖和奥斯卡的热度都没得比。 后两者被美国人玩出花来了,无论是噱头炒作还是节目流程都非常娱乐化。 欧洲三大就是红毯、看电影、看电影、看电影、颁奖。 颁奖典礼也不存在歌舞表演,有的主持人连悬念都懒得设置,没有停顿地就把获奖人选念出来。 “哇,兵兵这身材也太顶了!” “曼神才是真神好不好,快四十岁的人看着跟二十七八一样!” “你们有没有这样一个感觉,洗衣机明明长得很年轻,却好像很老呢?” “你们没发现他和张漫玉看起来非常登对,跟范兵兵就不是特别协调吗?” 小刘刚刚把兵兵身材很好之类的弹幕全部踩了一遍,看着最后这两条被湮没的陷入沉思。 其实。。。 她也有这种感觉。 明明是个二十多岁的年轻人,为什么相处的时候感觉是个老干部似的。 那种气质她形容不出来,但是看着路老板和张漫玉站在一起的协调感,才发现不是自己一个人有这种感觉。 真奇怪。。。 剧组行至签名墙边。 照惯例,关系好的评审会成员和大会主席会在这里跟重要主竞赛单元的剧组打招呼,或者跟自己选片选进来的剧组寒暄。 路老板的名声在外,年初又刚刚斩获金球奖,是以大会方面的待遇给足。 “路,又见面了,我已经迫不及待看到观众为你的电影疯狂了。” 说话的是评审团主席罗兰艾默里奇,《返老还童》的入围就是他力荐的结果。 “路,这位是科斯利克。” “主席先生,上午好,感谢你为我们开办了一个秩序井然的影展。” 路老板这话半马屁半真心。 相比于去年戛纳和前年威尼斯无处不在的罢工和恐怖袭击,柏林确实要让参展的电影人安心得多。 “欢迎你们,来自中国的艺术家朋友!” 科斯利克也很客气,相对其他电影节主席,他比较重视和第三国家的电影文化交流。 后世这一届的金熊就是非洲电影夺冠,这在三大历史上都极为罕见。 当然,中国电影历来在柏林的竞争力和优异表现也是原因之一。 1988年张一谋《红高粱》金熊; 1993年谢飞《香魂女》和李安《喜宴》同时夺魁金熊。 斯琴高娃在《香魂女》中的表演成为经典,《喜宴》中的归亚蕾至今仍被认为是湾省最会演戏的女演员。 以及李少红、张一谋、王小帅的几个银熊,中国电影均表现奇佳。 记者都比较热衷于采访这位金球和金狮都夺魁的青年导演,反而把去年的戛纳影后张漫玉“冷落”一边。 “路,我们都知道是罗兰带着你的电影来到了柏林,请问你对他的电影有什么评价?” 路老板一顿彩虹屁:“罗兰导演的《后天》去年年中在国内上映,我到电影院看了。” “可以说,在灾难片这一块,罗兰导演无论是特效技术的应用还是对灾难下的人文思考都是顶级的,我非常喜欢。” 罗兰笑道:“去年12月的印度尼西亚海啸刚过去两三个月,我觉得会是一个不错的题材。” “路在《异域》里的动作创意和特效剪辑让我叹为观止,我很期待有一天看到他拍的灾难片。” 两人相视一笑,又拥抱致意。 全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爱。 除了《返老还童》确实在故事性和艺术创新上都令人叹为观止外,罗兰为什么这么上赶着拍路老板的马屁? 此时连路宽本人也不知道,今年5月的戛纳影展,电影节主席已经预备邀请他作为评审团主席! 前文提到过,戛纳是欧洲三大里第一个向好莱坞“投降”的电影节。 他利用好莱坞的方式和影响力来引流,然后该怎么颁奖怎么颁奖。 刚刚夺得金球奖、此前又荣获过威尼斯金狮和戛纳评审团大奖的路老板进入了大会的视野。 他们希望有一位既懂艺术,又不排斥商业的导演,最好还是能在全世界范围有票房说服力的导演来担任此职。 很显然这位来自东方的路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罗兰同志这是先释放善意啊。 这样也好,至少在评奖的公平性上有了保障。 问界视频的弹幕量暴增,看到国内的青年导演在金球奖排面拉满,在柏林依然头面人物环绕,都与有荣焉! “《后天》是好看,不过我想看中国的灾难片!” “我们国家这么多地震、洪水,洗衣机可以考虑一个题材,他最擅长特效技术!” “就是!不想看西方的诺亚方舟,想看中国的大禹治水!” 弹幕纷纷扰扰,随着红毯仪式的结束,问界视频的人数从峰值回落,逐渐萎靡。 说者无心,听者有意。 冀省塘山。 市政府大楼内,第一大秘带着一位电视台记者,神色振奋地走进领导办公室。 “领导!” 赵书记把自己的头从文山书海里解放出来:“小李啊,呦,建国也来了!” 他笑呵呵地起身,给足了这位塘山台的高级记者面子。 同样的,全世界没有无缘无故的好,他是托这位姚建国姚记者有要事。 明年是塘山大地震30周年,市委市政府决定投资拍摄一部宣扬主流价值观、弘扬主旋律,表现人间大爱和塘山人文精神的巨制。 姚建国是市台的高级记者和对外部主任,本身也是市里一部主旋律题材宣传片《但愿人长久》的编剧和制片。 赵书记找到他,主要是想通过他在央视的关系,看看张一谋、冯小钢、陈开歌等知名导演有没有可能接下这个工作。 只不过反馈很消极。 三位大导目前都有项目在手,并且对这样一部显然不会太过讨观众喜欢的灾难电影兴趣乏乏。 “建国啊,是有好消息了吗?” “赵书记,您先看看这段。” 他拿出手提电脑,打开桌面上刚刚下载的问界视频《2005年柏林影展》直播片段。 正是路宽和罗兰互相商业马屁的那一段。 “这。。。?” 赵书记有些犹疑,这么年轻的国内导演? 大地震发生的时候估计他还没出生吧?这能行嘛。。。 姚建国笑道:“领导,您是不是不熟悉这位?” “哎,我哪儿有空看电影啊,顶多回家听闺女唠叨两句明星啥的。” 秘书小李笑道:“领导,那您可不对啊,您经常用人家的名言呢!” “啊?” 小李知道自己这位领导是个随和的,清了清嗓子。 “各部门!不要跟我说不错不错,这世界上没有比不错两个字再害人的了!” “都给我打起精神来,做到最好,而不是不错!” 赵书记笑道:“哦!你说《爆裂鼓手》啊,是他的作品?” “对啊!” “哦!原来是他啊,叫路宽是吧?” 他指着字幕上的人名,又把刚刚的视频片段看了一遍。 “建国,你的意见呢?” 姚建国沉吟了两秒:“我算是半个圈里人吧。” “论荣誉,这位路导刚刚拿了霉国金球奖,此前还有金狮和戛纳评审团大奖,在国内也就处于张一谋、李安等人之下。” “论特效技术,路宽在国内算是首屈一指的,我们这部大地震电影是必然要有大量特效镜头的。” 姚建国顿了顿,说到了关键处:“最重要的一点,这位路导的电影去年在全世界拿了40多亿人民币的票房!” “领导,我们要的不就是把塘山事迹、塘山精神宣传到全国乃至全世界嘛!” “票房好,在海外有发行渠道,这才是我们重点要考虑的因素啊!” 赵书记吃了一惊。 去年塘山全市GDP才1600多亿,这还是因为塘山有矿产和重工业才在冀省首屈一指。 这一部电影就40亿了? 北边的旅游城市承德去年才280亿的GDP,这比起来就更夸张了! 不过领导就是领导,他一针见血地提出关键所在。 “他们电影公司是以盈利为目的,跟我们的诉求不同。” “我建议,可以先接触,但是我们市委市政府一定要控股这部电影的投资额,这样才有话语权,避免过度娱乐化。” “你们看呢?” 姚建国笑道:“领导这是老成谋国之言,但我还有一个建议。” “你讲。” “这一次接触下来,我发现大导演都对这样的题材不大感兴趣。” “我建议由政府出面,通过总局和电影局、以及中影和这位路宽导演进行接触,是不是阻力能小一些。” 他指着电脑屏幕:“别的不说,人家还在国外呢,要是就借着这个借口不回来,我们也没法儿啊?” 赵书记笑着拿手指点了点他:“小李,出个方案给我签字,然后拿到陈市长那里,请他审阅。” “如果陈市长同意,组织常委会讨论一下。” “是!” (本章完) 第(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