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五十四章 晋阳设城,盟军规划与扩军改制-《无尽寒冬:我的营地无限升级》


    第(2/3)页

    “盟军一营都统刘元,副都统侯泉、宇文邕;二营都统北朔黄林,副都统金山上官炎、阳瞿曹天盛;三营都统金山上官宁,副都统武川叶一平、龙谷龙文炎。”

    听到大伯说出三个营的都统和副都统名字,韩立眉头微微一挑,面带好奇道:“一营的都统和副都统全是大夏的,二营和三营都是各镇混搭的?”

    把二三营的都统副都统籍贯全都说出来,韩起显然是故意的,看到父亲韩鹏脸上也满是好奇,他顿时笑着道:“说白了,还是大夏实力够强……”

    组建固定盟军,九镇出人之前,大夏是作了明确规定的,不管各镇拿出来的是不是正规士卒,最起码,必须要有御寒级修为。

    九个镇一共出三万人,若是平均分,也就是说,每个镇都最少要出三千多个御寒级。

    不夸张的说,3000多个御寒级,哪怕是实力较强的北方三镇,想拿出来也不容易,更别说元气还没恢复过来的江夏、幕阴两镇,以及刚刚兵变的陲山,这三个镇目前御寒级顶多也就4000左右,一下抽个八九成出来组建联军,三镇就不用发展了。

    所以出人数量平均分,根本就不现实。

    “3万盟军士卒,大夏一家直接出了1万,北方三镇共同承担1万,余下1万由五镇分摊。”

    韩起语气带着浓浓的震撼,可说完却发现,父亲韩鹏和侄子韩立脸上,都没有露出半点意外之色。

    他低头思索了片刻,很快就明白原因了,忍不住好奇问道:“爹,你在夏城待了那么久,大夏到底有多少御寒级,你估算过没有?”

    听到这个问题,韩鹏顿时陷入了沉默,随即面露一丝苦笑道:“就这么说吧!夏城的白天,就跟咱们晋阳村晚上一样热闹。”

    “这…………”

    韩鹏简简单单的一句描述,让韩起瞳孔骤缩,在脑海中稍微反应了一下后,表情瞬间就懵了。

    “咱们大夏出了一万人,所以直接就把自己人分成了两个营,全部由自己人统领?”

    听到韩鹏的问题,韩起立马回过神来,摇头道:“不是这样的,七月份军营的饭食,都是我负责带人配送的,我与士卒们闲谈时得知,盟军六营,每个营各镇的人数都是固定的,几乎是按九个镇平均分配的。”

    全都打乱了重组,按九镇平均分配?

    韩鹏闻言陷入思索,似乎隐隐察觉到了些什么。

    韩立的反应倒比他还快上几分,眸光微微一亮,见爷爷还在思考,轻声道:“九镇平均分配没错,可大夏有一万士卒,基数最大,哪怕分散到六个营,每个营都有一千六百多人,也就是说,六个营里,大夏士卒都是占绝对多数的。

    江夏、幕阴、陲山三镇,如今也唯大夏马首是瞻,若是算上三镇分散到各营的1000人,算下来每个营五千人,大夏实际都占了半数以上,这就意味着……”

    “盟军六营,无论都统副都统是谁,实则,全都是由大夏说了算的!”

    韩鹏怎么可能还反应不过来,接过孙子的话,他表情猛地一震,对联军的认知,瞬间就清晰了起来,连连摇头道:“不奇怪不奇怪,江夏、幕阴、陲山三镇就不说了,不管是北方三镇,还是阳瞿、龙谷两镇,五家之所以答应结盟,本就都存着倚重大夏,抵抗两大藩镇的心思,他们即便看出了大夏分兵的用心,也不会,更不敢拒绝。”

    问题是,这样的联军组建下来,等时间一长,最后这些士卒到底听谁的,可就不好说了。

    韩立立刻就看出了爷爷的心思,摇头道:“各镇钳制这些士卒的手段有很多,军需、俸禄、修炼资源,再不济控制他们的家眷也行,大夏真想把这些士卒都给策反了,恐怕也没那么简单……”

    他思索了片刻后,继续道:“与其说大夏是想策反五镇士卒,我倒觉得,更多的用意,还是为了提升盟军的战斗力,一家说了算,有利于凝聚军心,让士卒将劲儿朝一处使,再说大夏本就是联盟之主,盟军由我大夏主导,天经地义。”

    听到孙子这番鞭辟入里的话,韩鹏连连点头,脸上满是赞赏,心中不由也微微升起了一丝迟暮感。

    他年纪虽大,但就见识这一项来说,估计还真不如能自由出入夏城的孙子了。

    “爹,到了,前面就是军营了!”

    三人前面虽在交谈,但脚步却一直没停,随着韩起一声提示,爷孙俩抬头往前看去,表情都微微一肃。

    北侧数百米开外,蚀骨道入口南侧,十五顶直径百米的漆黑军帐,呈环形分布,正静静地屹立在雪地中。

    营帐外围修建了一圈木栅栏,有不少执勤的士卒,绕着军帐不断巡视,军营只有一个进出口,就在南侧也就是他们的正前方。

    十五顶巨型军帐的正中间,还有座临时搭建出来的木楼,木楼总共有五层,高二十多米,顶上插着一杆黑色旗帜,旗帜正面镶着大大的金色“向”字,反面则是一个“盟”字。

    盟字好理解,盟军的意思,可向字又作何解?

    “向?”

    韩鹏表情困惑的扭头看向韩起。

    韩起赶忙回答道:“这面旗帜五天前才挂上去,我问过士卒了,说是盟主新任命了一位姓向的大都督,司职统领三营大军,负责阴鹤谷这边的防务。”

    “是加入了大夏的灞上前领主,向覆海!”

    韩鹏瞬间就反应过来了,姓向的,有资格统领盟军三营一万五千士卒的,除了向覆海,也没其他人了。

    “直接派显阳级来统领大军,好气魄啊!”

    韩鹏感叹间,已经跟着韩起一块走到了军营的入口。

    靠近军营门口,韩鹏爷孙还是有点忐忑的,只因门口执勤的上百披甲士卒,赫然全都是御寒级修为,两人一眼望过去,发现竟有半数人的实力,他们看不透。

    冰渊既定的潜规则,但凡看不透实力,基本就代表对方的实力在自己之上,只有极少数情况下,是别人用了什么特殊的隐匿手段。

    军营这种区域,基本没人会藏实力。

    所以答案很明朗了,这一百多个守门的士卒,有超过半数,实力都在他们爷孙二人之上。

    要知道,两人一个18鬃一个17鬃,这份实力,放在以前的阴鹤谷,基本都能横着走了,如今却连军营看门的都不如,爷孙俩心情不光忐忑,还多几分复杂。

    不过随着走到军营门口,看清守门那帮士卒中,一个领队模样打扮的青年,韩鹏表情立刻就放松了下来。

    “李校尉,今天是你执勤啊!”

    韩起就更直接了,直接上前跟那青年打了招呼。

    披甲青年抬头看到韩鹏三人,脸上顿时也露出了一抹笑容,拱手道:“韩头领从夏城回来了……”

    说完他看向后方的韩立,笑问道:“韩立今年会武比赛的成绩还不错吧,第几名啊?”

    这执勤的青年校尉,不是别人,赫然是晋阳村的原副头领李虎。

    大夏八年年底,李虎和杨忠一起被卢阳派到晋阳村来盯着韩鹏,防止他变节,两人来晋阳村的时候,韩鹏知道他们是大夏的人了,随着后续韩鹏对大夏归属感渐深,索性就把李虎任命为副头领了。

    随着盟军进驻,晋阳设城,李虎和杨忠两人,也算是守得云开见月明,不用再继续潜伏了,六月末盟军一过来,刘元就随便找个借口,将两人给收编进了盟军一营,李虎有31鬃实力,混了个亲军校尉的职位,手底下带着一支精锐斥候营。

    韩立是卢阳的徒弟,早在东岭时期,他就跟李虎认识了,且关系还相当不错,听到他的询问,立刻笑着回答道:“嘿嘿,79名,虎哥,还不错吧?”

    “厉害,我还以为你进不去前百呢!”

    听到韩立的名次,李虎立刻点头出言夸赞了一句。

    韩立去年就被卢阳带去夏城,算是认了门,后续又回夏城待了半年,已经算是妥妥的大夏人了,有圣纹的情况下,17鬃实力,进前百其实也不算多夸张。

    “都统早就跟我打过招呼了,你们跟我来,我直接带你们进军营主楼见都统……”

    虽说是熟人,省去了盘问的程序,不过李虎还是让三人接受了出入口的例行检查。

    所谓例行检查,就是一个涂满了凝火油的通道。
    第(2/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