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页 听到这,夏鸿心里大致就明白了。 他先前就曾好奇过,陇右十二家,陇山营地就不必说了,他们就在山脚下,另外蜂巢和阳露两家挨着红木岭,平时狩猎也有个去处,那其他九家呢? 要知道,平西原这边,大部分都是平原地带,植被覆盖率很低,寒兽虽然也有,但实在是太少,别说养活九家巨型营地,就是两三家,恐怕都不行。 靠山吃山,从距离上来看,他们去陇山明显要方便的多,李天化把陇山外围入口全部霸占,为了自家营地发展,其实也无可厚非,可这样一来,就是把其他营地的生存空间给积压了。 那后续的发展,就不难猜了。 “陇山行事霸道,剩下的营地为求自保,便开始联合起来反抗,此后的数年间,或合并,或抵抗,或被消灭,总算凭着实力,逼着李天化开了几个口子,可两百多家营地,最后也只剩下了二十多家。” 这段话,说起来虽只寥寥数语,可光从两百多家营地到现在只剩二十多家这一点,也足以证明,陇右那段岁月有多残酷,有多血腥了。 侯虎是陇右三十年的那批质子,彼时的他,应该还只是头领之子的身份,也就是说,他是没经历过那段岁月的,可他语气一样沉重,大抵是对父辈的经历,有些深刻的感触。 “可即便如此,争斗也还未停止!” 侯虎面色凝重,继续道:“说实话,论单一实力,我们没有任何一家能跟陇山比,能逼的李天化开出几个口子,全靠我们二十多家同气连枝,日子久了,陇山就开始分化我们,所以争斗始终都没停过。” 那是必然的! 开了陇山口子,就是让渡自家的利益,营地还想继续发展,就必须要占领更多的资源地,所有营地的最终目标都是吞并他人壮大自己,李天化自然也不例外。 “一切的转机,就发生在陇右元年……” 说到这,侯虎面色陡然阴沉,继续道:“那一年,我父亲侯海,在陇山发现了一棵寒苹树……” 寒苹玉露! 听到这个名字,夏鸿脑海立刻想起了先前,在蜂巢听那刘姓药师说过的三味大药。 其中一种,就叫寒苹玉露。 而且后面偷听侯通几人谈话时,侯通也说过,只要蜂巢转投昭阳,等推翻陇山之后,各家寒苹玉露的份额也会增加一倍。 “寒苹树有多珍贵,洪兄应该也清楚,熬煮玉骨的最关键的三味大药之一,同时也是最难找的一样,此等重宝,我父亲知道一人独占不现实,本着当时与其他营地合作的关系,他就把寒苹树的消息说出来了,希望大家能联合起来守住它。” 说到这,侯虎神色陡然变得愤怒起来。 “可没成想,当时已经有两家暗中投靠了陇山!” 听到这,后面的事,就不难猜了。 寒苹树,这种关系御寒级修炼的重宝,李天化即便不占理,也肯定会动手抢夺; 其他营地,更不可能白白让出去。 “大战爆发,二十多家营地又没了一半,李天化实力虽强,可大浪淘沙后,剩下的营地实力也不弱,大战愈演愈烈,双方都打红了眼……” 原来陇右联盟,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上的。 夏鸿眼中闪过一丝了然,他之前第一次从宇文焘那听说陇右联盟的事,还以为是陇右十二家,为了抵御外部势力染指,才联合起来建立的。 如今听来,就是李天化为避免陇右战端扩大,才拉上剩下的十一家,共同协商成立的。 “寒苹树,最后还是归了陇山,但李天化也向我们十一家做承诺,每年产出的寒苹玉露,陇山占三成,剩下七成,则根据陇右十一家御寒级人数来分配。” “这寒苹玉露,一年能产出多少?” “洪兄聪明,一下就问到了点子上!” 侯虎感叹于夏鸿的敏锐,语气中满是赞许。 夏鸿倒是有些摸不着头脑,但随着后续侯虎的讲述,也明白对方为什么反应会这样了。 “那棵寒苹树,早先是由我们十二家共同监督的,陇右元年到陇右二十年,每年稳定产出200滴左右,可后来陇山就不让我们这些营地去监督了,从陇右二十一年开始,产出一年比一年少,到陇右四十年,竟只产出了40滴,洪兄,你说这事放你头上,你信不信?” ……………… 第(2/3)页